![]() |
||||
作著:麻豆扶輪社
前社長陳清熙(2009-2010)PP Frame
本內容榮登扶輪月刊 2009.2期 網頁: pp welin |
||||
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贊助伯利恆基金會義 賣 | 台中美術館油畫-個展 | 歸仁[文化中心開幕式 | 社長 任內主持聯合例會 | 訪問真理社區大學 |
扶輪素描 扶輪是什麼,它的答案就是保羅.哈理斯所說:「找不同職業的人來輪流做東辦例會,並互相談談,而這樣的例會使人返歸童心」這就是扶輪。偉大的運動在一開始的時候,常不會有太多的限制與約束,因為太難反而不會被人瞭解而接受,大道理常存在於小理念,單純的開始也單純的打動人們的心,眾人產生了信心、凝聚了眾人的力量,就能照著信念而完成目標。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扶輪: (一)找不同職業的人,基本上已把會衝突的可能性排掉,兩位以上有利害關係的集在一個社內,就有可能破壞友誼,扶輪重視友誼的本質,經營扶輪若不能注意到社內友誼的和諧,在發展過程中,一定會碰到許多障礙,更可能因衝突的發生而無法成長、甚至沒落,今日扶輪的經營若不能注意到社內友誼的和諧,行事前將友誼放在第一順位思考、未雨綢繆,就沒有令人尊敬重視友誼的主張。 (二)輪流做東,平等對待:大家有權利同時也需盡義務,沒有人永遠享受別人的服務,沒有人能永遠主導活動的進行,扶輪人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,扶輪社員每個人都有職務,凡分配到職務以後該主動對該工作提供看法給理事會,不管最後是否被接受都應該提,那是權利也是義務,所以全體參與輪流做東,不存在「階級的封建思想」。是扶輪人理想的平等,人的成就感不是從享受得來,而是從參與得來,共同建立和諧的社團,參與感才是凝聚力的來源。 (三)有職業的人互相談談,才會深入,扶輪社要求社員是有職業的人,並不一定要有錢的人,鼓勵異業交流,讓有心經營,願意付出勞動的人,聚集起來,獲得友誼,希望以職業心得交換而非靠玩樂獲得友誼的立場至為明顯。浮華奢靡,上流社會人士的社交場所與我扶輪先進提倡「互相談談、互相幫助」的扶輪精神是不同的。「扶輪通解」一書還特別強調「扶輪社的集合,絕不可以飲酒享樂做為吸引社員的手段」。 (四)例會讓人回歸童心,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一樣,不論耕耘多麼艱辛,只要果實甜美都會讓人全力以赴,如果結果是令人嫌惡的,則不論其動機是如何的偉大神聖,終將會趨於幻滅,扶輪有今日的成果,想當年的先進社友,一定受到快樂例會很大的鼓舞,所以扶輪的例會一定要令社友能回歸童心,讓一小時的例會帶給社友無壓力的揮舞空間,如此產生的友誼將是甜美的。節目精彩是希望,未能稱心如意的節目也不需強求,只要帶著一顆赤子之心參加例會,拋開煩惱,天南地北與社友交換意見,也能回歸童心,童心就是率真,表現率真的一面,奢侈浮華,繁文縟節,將帶給友負擔的壓力,帶著一點虛偽的表相,對回歸童心並無助益,平等的友誼,童心的參與,不強人所難,則聯誼例會成功。 |
||||
扶輪運作的特色 從經營的角度看扶輪,是「以榮譽感來實踐」扶輪的組織與營運方式,就是在為確保原質、培養人才、激發理念、結合力量、完成任務而訂定,以下是扶輪營運的一些特色。 (一)扶輪社的組織裡沒有監事:有監督就會影響友誼,被監督的服務怎可能會發自內心,以「性本善」為出發來要求扶輪社員,使其從榮譽感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做,扶輪社的制度能自動調整錯誤的繼續發生,扶輪章程裡也沒有罷免的條文,對未能遵守扶輪理念的社員,則可暗示其犯錯的代價,是會喪失友誼與尊敬的,如此一切就會回歸善良。 (二)扶輪例會不表決:例會是聯誼聚會,不是開會何必表決,任何事情只要交付理事會研究就好了,人數少也比較好充份發言討論,社員如有高見,則可透過〝家庭墾談〞、〝社務會議〞來發言,規定例會不表決,也可將煩雜之事集中到理事會,讓例會真正的快樂活潑。 (三)扶輪職位不得競選:競選有排他性,必須標榜自己的優點,挑剔別人的缺點,人身的攻擊,怎會有友誼,不能競選不是沒有選舉,選舉是投票人根據侯選人長期表現來認定何者較適合擔任此一職務,客觀的決定。 (四)扶輪職位不得推辭:推辭職務的原因,不外乎自己的狀況不許可,或自己不願意付出兩種因素,前者需由社員本人將情況據實告之,交付理事會通盤研究,不願意任務失敗,豈有胡亂交付職務之理。後者則為扶輪理念所摒棄,從平等的友誼來看,推辭是不平等的想法,不是扶輪社友應有的表現。 扶輪社的經營以「不競選、不表決」來維持友誼,使參加例會能回歸童心,以「不設監事」來激發社員的榮譽感,以「不推辭」來促使各種事務得以進行,為的都是要實踐扶輪的理想,如果沒有人願意以「榮譽感」來推動事務,那將只是一個功利主義的社團,或是有榮譽感的人常以榮譽為盾牌,怕出錯而不願服務,那扶輪精神訂得再好,叫得再響亮,也不可能實現的 |
||||
扶輪人是什麼 扶輪要求社員的是: 一、有平等待人的胸襟:沒有種族岐視,不會鄙視貧窮,不倚老賣老,亦不盛氣凌人。 二、願伸出友誼的雙手:以善意待人,互相關懷、互相信賴,不需警戒、不要競爭。 三、能保有赤子的童心:拋開煩惱回歸童心,以赤子之心來看待社會。 四、肯奉獻與積極的參與:積極參與並果敢行動,盡其責任完成扶輪任務,無推辭。 五、獲職業同行的尊重:在自己行業中努力耕耘並以扶輪的代表自居,期許自己在本行業中受到尊敬。 六.做高標道德的服務:以四大考驗來做職業服務,不沽名釣譽做社會服務與國際服務。 能做到以上六點要求,就堪稱是一位扶輪人,此六點並不是扶輪的額外要求,而是保羅.哈理斯當年原始動機 所標示的「平等」、「友誼」、「童心」、「參與」、「職業」、「服務」等六項本質。 所以成為一個真正的扶輪人並不難,扶輪人該賺的錢,給予能力所及的付出,追求美滿與和諧,扶輪人不一定是有錢的富商,也不必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宗教家,扶輪人不必是有地位權勢的高官,也不一定是一捐千金的慈善家,他在各行各業中受到某種程度的尊重,卻也不必要求是該行業中最頂尖的一位。我們要說:「世界上的好人不一定都是扶輪人,但真正的扶輪人一定是好人」。 |
||||
四大國際社團之異同 一、扶輪社:精神方面之不同,堅持「友誼」與「平等」,經營方式重視「童心」與「參與」,重視個人服務與團體服務。與其他社團只強調團體服務不同,鼓勵社員以扶輪社員個人名義展開服務,必 要時再以扶輪社之名義做團體服務,因此也注重個人之形象,強調職業服務,重視高標準之職業道 德,所以從規範的角度看扶輪是:「有理念、有準則、要求嚴格、真正為改善人類社會全體之社團」。做為個扶輪社員,是一種權利與機會,也是一種義務,而且社員要誠心而有效地服務社 會,社友並且處處為社友著想,服務是所有事業的基礎。服務最多者獲益也最大。一個人若能在思考決定自己的具體行動時,會先問「扶輪要我如何行動」,此人的生活態度即是與扶輪有交集的人。 二、同濟會:與扶輪社雷同,一些不能入扶輪社之社會人士,因行業公職、政治色彩等因素而籌組的社團,其服務哲學與扶輪社相同。 三、青商會:社會青年人士的團體,強調透過領導訓練與公民活動之參與,發展個人為領袖人才。 四、獅子會:1917年創立的社團,標榜先獲得最大利益之後透過社會服務還給社會。其作風以多量資金投入社會服務,被認為經濟優先。精神,每月召例會 一至二次,服務之理念強調「職業」與「服務」。 .綜觀四點: (一)扶輪社特徵:貴族化;宗旨:聯誼。 (二)青商會特徵:教育化;宗旨:訓練。 (三)同濟會特徵:聯誼化。 (四)獅子會特徵:平民化;宗旨:服務。
|
||||
漫談扶輪 2006-2007 前社長 PP. Lemon 整理 108.11.07例會 | ||||
5.Q:頒獎時,頒獎人與受獎人的位置為何?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